一、鋼結構裝配的基本條件是對零件進行定位、夾緊和測量。
1、定位定位是確定零件在空間的位置,一般是以零件間的相對位置來確定的,這就要求首先選好基準面(裝配平臺),有些小廠在沒有裝配平臺的情況下會選擇鋪鋼板作為臨時平臺,主要是為了裝配時可以更好的打馬板,固定。
2、夾緊夾緊就是借助夾具等外力,并將定位后的零件固定??梢杂寐輻U、油壓千斤頂、設備自重、馬板、斜楔等。
3、測量測量指在裝配過程中,對零件間的相對位移和各部件尺寸進行一系列的技術測量,從而鑒定定位的正確性和夾緊力的效果。以便調整。
以上三個指標缺一不可,是相輔相成的,若沒有定位,夾緊就變成了無的放矢,沒有夾緊就不能保證定位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沒有測量就無法判斷并保證裝配的質量。
以上所提到的設備一般用在非標件以及大型設備的裝配中,對于型鋼、C、Z檁條,雖然有生產線的保證,但道理也是一樣的,是離不開以上任何一個條件的。
裝配基準的選擇
1、設計基準
設計基準是按照產品的不同特點和產品在使用中的具體要求所選定的點、線、面,而其他點、線、面是根據他來確定。
2、工藝基準
工藝基準也叫生產基準,是指工件在加工制造過程中應用的基準。它僅在零件制造和裝配過程中才起作用,它與設計基準可以吻合,也可以不重合。(以前做過發射塔架工程的固定平臺,他有十幾層,每個分廠做幾層,并且都是單獨下工藝。設計基準肯定只有一個,如果也要求11層的分廠按照底層的標準來作,放樣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能是按照工藝基準來確定,發射塔架要求絕對的豎直,要求工藝根據最初的設計基準線推算到自己,確定x軸y軸,這就對組裝精度提出的要求,因為在總裝德時候應該各層是一致的。當時我們各個分廠用的是經過校核并且比對過的幾把鋼尺,以保證各個平臺能夠總裝順利。對于電纜井架,則可以60m整體放樣、配鉆,可以和設計基準重合)。
A、原始基準加工或劃線等最初度量尺寸的依據,稱為原始基準。這里我還要說一點的就是,按說為了工人師傅好操作,零件的定位線以邊線為準,但是好多板材、型鋼都是負差,如果碰到要求嚴格的產品,邊線定位顯然會導致誤差疊加,這是采用一個折中的辦法,還是找中心,定位。所以有的時候工藝是很靈活的,工藝員是很熟悉整個過程的,有些地方是靠這個定位有的是那個,這些都是有根據的,有些工廠工人師傅會感到厭煩,所以就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可見有一套完整的工藝紀律也是現代工廠必須考慮的,我想這些可以通過對工人進行培訓是分不開的。
B、測量基準測量工件尺寸的起點稱為測量基準(一般是放樣確定的,如果以零件邊線為起點,則根據下料水平不一樣又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C、定位基準工件在夾具或平臺上定位時,用來確定工件位置的點、線、面成為定位基準。
D、檢查基準檢查工件幾何形狀或尺寸時所用到的點、線、面。
E、輔助基準相當于制圖時的輔助線,當工件上的點不能直接測量的時候,需要起過渡作用的點、線、面,這些輔助東西很重要,一些標注需要在工藝文件中注明,以便于生產中實際需要。
4、裝配基準面的選擇。
工件和裝配平臺(或夾具)相接觸的面成為裝配基準面,通常按下列幾點選擇:工件的外形有平面也有曲面的時候,應以平面作為裝配基準面;工件上有若干個平面的情況下,應選擇較大的平面作為裝配基準面;根據工件的用途,選擇最重要的面(如加工面)作為基準面,另外所選擇的面要使裝配過程中便于工件定位和夾緊。
二、體會
每一個工程來了,應該認真看圖,仔細體會應該控制幾個點,從那里下手,有什么技術要求,哪些是裝配難度和控制的重點。建議剛開始做工藝的朋友要多去車間,多和老師傅們交流,他們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那是用一生總結的結果。做工藝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大家要有恒心。同時大家也應該多了解一下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等等。最后祝大家新春快樂、來年好運!
上一篇: 帶壓堵漏壓力溫度范圍下一篇: 工地安全員的安全職責